返回

终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关于陇西之战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打不过,是打算回哈拉和林。

  但被廉希宪料到了,西军追击,在耀碑谷“全歼”了他。

  耀碑谷这个地方,在河西走廊,总之是北边很远。

  本书中,决战地点在临洮,李瑕把浑都海骗下来了。

  为什么在临洮?

  临洮就在巩昌北面一点,浑都海想着,如果李瑕只攻打巩昌,也能引起汪家兵的崩溃,所以主攻这里。

  地理上,临洮与街亭隘口几乎是平行。

  有个逻辑是,浑都海知道自己打不过,因为有李瑕的奇兵,他才敢来的。

  现在李瑕不来了,还杀了刘太平。

  在这时候,浑都海就已经是注定要败了。廉希宪历史上的“上中下三策”,本书的下下策,已经解释过了。

  剩下的要交代的,无非是:

  汪良臣6万人正在和浑都海7万人打。

  这时候,阿蓝答儿3万人(他带4万人打刘元振2万人,留下1万守街亭),3万人从街亭方向杀出来,这时他是打过一仗,急行军过来的。

  同时,刘黑马2万人从祁山道方向杀出来。

  6+2万,对阵,7+3万(这里昨天有个错误的地方是,7+3我写成了11万,其实是10万)

  然后,汪良臣从侧翼杀过去,杀穿了浑都海。刘黑马赶到,一起击杀阿蓝答儿。

  浑都海自已都知道必败,自然就输了。

  至少我认为这逻辑是通的。

  ~~

  再说战果。

  为什么用“全歼”这个词,因为耀碑谷之战也用的是这个词,我认为应该是指“没有人逃走”。

  为什么没人逃走?

  我认为不是风沙太大,而是,能逃到哪去?

  哈拉和林太远了。

  打仗打输了,主将都被俘虏了,却要从巩昌这个汪家的老家一路逃回漠北,太远。

  也许,还不如当俘虏。

  所以我说全歼、匹马无还的意思,也是想扣一扣历史。

  ~~

  以上,我不敢说全都是对的。

  这是我写陇西这场战事的逻辑,我能做的也只是遵遁这个逻辑来写而已。

  写书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。

  要是觉得这个单章很无聊,说明这一战也就是个背景支线而已,在小说里我已经一笔带过、尽量不花费太多笔墨了。

  要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,就当是随便聊聊。

关于陇西之战(3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